7月5日生效,歐盟對我國這類產品加征關稅生效!
時間7月4日,歐盟委員會網站發布公告,決定自5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最長期限為4個月。
根據公告,比亞迪、吉利集團和上汽集團3家被抽樣調查的中國車企將分別被征收17.4%、19.9%和37.6%的臨時反補貼稅。與6月12日初裁披露的稅率比較,上汽集團和吉利集團的稅率微降,比亞迪則保持不變。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樣的中國車企將被征收20.8%的加權平均關稅,未合作的車企稅率為37.6%。
在此期間,歐盟成員國將通過投票來決定最終的反補貼措施,如獲通過,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正式征收為期5年的反補貼稅。
歐盟這項決定引發熱議和不解。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發表聲明稱,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征關稅,將損害在華經營的歐美廠商利益。
寶馬集團董事長奧利弗·齊普策警告說,加征額外進口關稅嚴重違背了歐盟宣揚的自由貿易原則,將會“走向死胡同”。
在7月5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應外媒記者“中國是否會采取進一步的報復措施”的提問時表示,具體問題建議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門了解。關于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中方已經多次表明立場,我們對此表示強烈反對。我們始終認為,應當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具體的經貿問題。中方也將采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