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征收20%關稅!
印度頻頻禁止出口,攪動著全球的糧食市場?
在全球糧食安全警報頻頻拉響之際,印度針對多種關鍵農產品出臺出口禁令,已在國際市場上引發外溢效應,這與印度總理莫迪此前“為世界各地運送糧食”的表態背道而馳。
作為出口量超過越南、泰國之和的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大米出口禁令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印度政府7月曾發布大米禁令稱,為保障國內市場供應,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7月20日生效。
蒸谷米也被俗稱為“半熟米”,是以稻谷為原料,經處理后再按常規稻谷碾米加工方法生產的大米制品。
數據顯示,印度在2022年出口了大約740萬噸蒸谷米。
但據25日印度政府部門發布的文件顯示,決定對蒸谷米征收20%的出口關稅,這與印度官員此前的表態大相徑庭。
22日有印度官員公開表示,不會對蒸谷米出口施加任何限制。
當地經銷商表示,印度政府此前出臺的大米出口禁令促使一些買家增加了對蒸谷米的購買量,并將蒸谷米的價格推高至創紀錄的高位。
經銷商指出,實施這項關稅以后,蒸谷米將變得和來自泰國等地的大米一樣貴。
這可能會進一步減少印度大米的出口量,同時推高全球大米價格,目前全球大米價格已經接近12年來最高水平。
并且兩日后印度又再度出臺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將印度香米的出口最低價設定為每噸1200美元。
日前,印度財政部宣布對洋蔥征收40%的出口稅,旨在遏制價格上漲并改善國內市場供應。該政策將持續到今年年底。
據路透社報道,自今年以來,印度洋蔥價格持續上漲,而多個洋蔥產地降雨不均,導致近幾周內多個印度城市的洋蔥價格翻了一番。
印度的洋蔥收成此前因去年干旱及今年季風雨延遲銳減,隨后的洪災更使情況雪上加霜,如今每公斤洋蔥零售價徘徊在30至60盧比(約合人民幣2.5元至5.5元)之間。
而就在今年3月,印度部分地區的洋蔥價格一度爆跌至每公斤2盧比左右(約合人民幣0.17元),農民因此怨聲載道。
印度政府對洋蔥出口征收40%的關稅,正值洋蔥價格近幾個月大幅飆升之際,與此同時,印度洋蔥2023年上半年的出口量同比增長64%,達到146萬噸,創六年新高。
《印度時報》分析,對出口洋蔥征稅可能會讓本有機會獲取更高利潤的農民再次遭受打擊,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印度農民的收入。
8月印度國內洋蔥價格繼續上漲,專家表示,9月價格可能會上漲更多。
《經濟時報》稱,貿易商表示,除了大量劣質洋蔥外,其他蔬菜的高通脹也推動了洋蔥價格的上漲。
征收出口關稅不僅沒能遏止印度國內洋蔥價格一路飛漲,還將洋蔥危機蔓延到了南亞更多國家。
印度此舉讓南亞多個國家的洋蔥價格也應聲飛漲,孟加拉國總理甚至呼吁民眾放棄食用洋蔥。
日前,有報道稱,由于降雨不足導致甘蔗減產,印度預計將在10月開始的下一季禁止糖廠出口。
如果印度實施此舉措,將是七年來首次停止出口。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滿足印度國內的食糖需求,并利用多余的甘蔗生產乙醇,對于即將到來的下一個榨季,我們將沒有足夠的糖來分配出口配額。”
報道稱,印度退出全球市場,可能會推高紐約和倫敦糖價的基準價格,引發對全球食品市場進一步通脹的擔憂。
方正中期期貨白糖研究員張向軍表示,今年年底前全球食糖供應仍主要依靠巴西出口。
雖然印度、泰國預期減產,但對市場供應產生實際影響應該是2024年一、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