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TEU赴美運力被砍!停航潮來襲+運力下滑!
據悉,集裝箱班輪公司正以比5年前新冠疫情初期更大規模實施航次取消。由于關稅上調導致部分貿易無利可圖,美國進口商正大規模取消或暫停訂單,迫使船公司采取更激進的停航措施。
據丹麥海事數據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的最新報告顯示,第16至19周期間(4月中旬至五月上旬),累計取消的運力已飆升至36.78萬TEU,較三周前激增5倍。亞洲-北美西海岸航線的計劃運力較六周前下降12%,而亞洲-北美東海岸航線降幅更大,達到14%。部分船舶甚至以“空艙”離港。
本月各大船公司已取消至少80個航次,遠超2020年3月疫情初期因經濟衰退擔憂導致美亞航線驟減時51個航次的停航規模。
加州長灘港和洛杉磯港是美國吞吐量最大的兩個港口。據《環球時報》報道,根據洛杉磯港預測數據顯示,該港口今年5月第一周吞吐量同比驟降43%,而長灘港下半年的貨運量可能會暴跌20%。
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艾倫·墨菲(Alan Murphy)表示,過去兩周取消航次的激增“令人震驚”,這預示著下個月需求下滑可能更加劇烈。墨菲表示,根據實際運力的削減情況分析,“航運公司目前預計第18周的集裝箱需求將比預期低28%,而亞洲-北美東海岸航線在第19周的貨運量可能比預期減少42%。”
貨運代理表示,東南亞至美國的訂艙量表現優于中國航線,這可能是由于美國對越南和柬埔寨商品的高關稅被暫緩90天執行。根據航運可視化服務商Vizion和分析公司Dun & Bradstreet的數據,自3月31日以來,中國出口的周訂艙量暴跌37%,而東南亞進口訂艙量則上升了10%。
本月初,美國零售商大幅下調了第二季度及下半年的進口預期,警告稱從5月到8月,月度進口量同比降幅將超過20%。
多航運巨頭削減運力應對需求寒冬
航運公司雖未直接停航,但已通過取消航次或跳港等方式動態調整運力部署。
關稅導致貨運需求下滑之后,航運公司進一步削減赴美航線運力。近期,亞洲三家航運巨頭海洋網聯船務 (ONE)、韓新海運(HMM)和陽明海運組成的集裝箱聯盟 Premier Alliance決定暫停原定于下個月開通的通往美國的跨太平洋貨運航線。
有消息稱,由中遠海運(COSCO)、法國達飛輪船(CMA CGM)、長榮海運(EMC)?、東方海外(OOCL)四家航運公司組成的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將在4月底取消洛杉磯方向的3條航線。非海洋聯盟船公司以星航運(ZIM)也發布通知,該公司決定以上航線直接停運2個月。
長榮海運(Evergreen Marine)運營的HBB航線(隸屬于海洋聯盟)已連續四周取消洛杉磯和奧克蘭的航次,每周減少8000至12000TEU的運力。該航線隸屬于海洋聯盟,其釜山港??糠崭采w韓國市場。最新數據顯示,自特朗普政府宣布對等關稅后,4月前20天韓國出口額同比下降5%。
影響不止出現在中國市場。近日,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委內瑞拉持續施加政治經濟壓力,馬士基與達飛輪船宣布將自本月起停止聯合運營的Ceiba Express航線。
該航線原本連接美國佛羅里達州埃弗格雷斯港(Everglades)、牙買加金斯敦(Kingston)、委內瑞拉拉瓜伊拉(La Guaira)、圣托馬斯德卡斯蒂利亞港(Santo Tomas de Castilla)等多個港口,原本共部署了兩艘達飛集裝箱船和一艘馬士基集裝箱船,周轉時間為三周。
一家美國獨立船公司高管表示,雖然尚未看到中國訂艙量進一步取消,但隨著航運公司為低貨運量做準備,中國港口的??靠赡軙p少?!拔覀兩形纯吹接喤撊∠黾?,但市場依然疲軟,”他告訴《商業日報》,“短期內航運公司可能會整合中國航線服務。”
航運停航潮下北美運價逆勢承壓
航運公司停航意味著航線上的運力將會相應減少,按照往常規律,這有助于抬高當期運價。然而,北美航線的運價卻在下滑。
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最新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顯示,4月11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2202美元/FEU和3226美元/FEU,分別較上期下跌4.8%、2.4%。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同期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的運價為2144美元/TEU,較上期上漲5.7%,至澳新的市場運價為890美元/TEU,較上期上漲6.1%,至南美的市場運價為1566美元/TEU,較上期上漲9.1%。
對于美線市場的變化,該報告指出,短期看,“關稅摩擦”已經開始對中美航線運輸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部分貨物取消了出運計劃,即期市場訂艙明顯減少,價格小幅調整。2024年哈貝科爾恩等人的研究顯示,2018-2019年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后,關稅每增加1%,貿易量就會在關稅實施一年后下降1%,這顯示出貿易對關稅的高度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