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東:未來或將更多船只撤出美國航線
在美國關稅政策走向仍存高度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日本主要航運公司川崎汽船(K-Line)正在主動調整美線服務布局,并表示未來或將更多船舶撤出美國航線,轉向其他區域市場,以分散潛在風險。
川崎汽船首席執行官TakenoriIgarashi近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透露,由于部分美線航次出現裝載率不理想的情況,公司已下調東亞至美國的集裝箱航線班次,并根據實際貨量變化對船隊運力進行靈活調整。他強調:“我們正在根據貨物量動態配置運力。”
川崎汽船預估,受美國關稅影響,截至2026年3月底的財年內,公司將承受高達300億日元(約合2億美元)的業績沖擊,主要體現在汽車運輸業務下滑、集裝箱貨量減少以及運價承壓等方面。
TakenoriIgarashi坦言,當前尤其關注中美之間的關稅談判結果,這一變量將對公司的集裝箱航運業務產生直接影響。他表示,公司將持續密切追蹤相關動態,以便適時調整運營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再次放出關稅“狠話”,表示若各貿易伙伴在8月1日前未與美方達成協議,將面臨更高關稅。這一表態再度加劇市場對貿易環境惡化的擔憂。
盡管貿易壁壘短期對航運需求構成壓力,但TakenoriIgarashi也指出,若關稅導致全球貿易路線重組、運輸距離拉長,航運業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他表示,川崎汽船正積極評估將原本部署于美線的船舶重新調配至歐洲、中東、澳大利亞及非洲等其他區域,以順應新的市場格局。
“戰略調整方面,比如,我們可能適當減少船舶資產,但在貿易政策尚未明朗之前,我們不會貿然大幅削減運力,”TakenoriIgarashi強調,“當前我們仍處于觀望期。”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作為日本三大航運巨頭之一,川崎汽船的動作具有一定風向標意義。面對復雜多變的地緣貿易局勢,如何保持運力配置的靈活性與市場應變能力,將成為未來全球航運企業競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