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箱壓港,大勢已去?集裝箱航運市場新年待“轉機”
“停在這兒的集卡,都是在排隊等接單。”近日,上港集團(600018.SH)張華浜碼頭門口,一位集卡司機告訴記者,即便現在臨近春節(jié),本應有一波集中出貨的需求,但集卡接單量仍沒有好轉。
今年的集裝箱航運市場,可以用“淡季不淡,旺季不旺”來總結。對于明年的市場走勢,考慮到供需因素,業(yè)內人士似乎大多都不太看好。
超量的“瘋狂”集裝箱
目前,港口企業(yè)正為不斷增加的空箱壓力發(fā)愁。
記者了解到,位于華東的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的空箱堆存量,處于高居不下的水平。華南地區(qū)港口空箱壓港情況尤為嚴峻。
廣州港(601228.SH)有關負責人向財聯社記者透露,目前廣州港南沙港區(qū)空箱堆存水平是疫情以來最高值,為此,廣州港也在內部堆場方面進行優(yōu)化、挖潛,提高堆存能力,但按照此趨勢,空箱壓力會變很大。
而鹽田港(000088.SZ)控股碼頭鹽田國際日前表示,堆存箱量已創(chuàng)2020年3月后疫情新高,并快將沖破開港29年以來的歷史高位。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鹽田國際堆場內空箱量很高,尤其四季度以來,盡管吞吐量仍處高位,但吞吐量之中包含了不少空箱的運轉。
“海外港口,比如美國的洛杉磯港,空箱數量也屬于歷史高位。其他大碼頭像紐約港,休斯頓港也面臨同樣問題,碼頭正在增加擺放空箱的區(qū)域。不過,截至目前空箱數量高位的情況還沒有嚴重影響到還空箱的運作。”美線專家羅杰告訴記者。
運價走低,班輪公司還掙錢嗎?
盡管今年集運市場供需端存在缺口,集運運價走跌,但班輪公司業(yè)績報告仍表現強勁。
根據國內主要班輪公司中遠海控、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的三季度業(yè)績報告,前三季度貨量均有所下滑,但單箱收入同比仍增長;海豐國際(01308.HK)前三季度貨量小幅上升,單箱平均運費增長。
鄭靜文表示,這主要是由于今年班輪公司長協的比例、價格都高于往年同期。而去年長協價格和今年的現貨價格水平差不多,在1000美元/TEU左右。因此,盡管今年集運運價下行,現貨價格仍高于往年同期長協價格水平,班輪公司維持了較高的收入。
“但明年長協價格應該會回調,現貨價格可能會低于今年的均值。”鄭靜文說。
這也意味著,班輪公司的營收高增長,或將止步于此。但也有班輪巨頭對2023年的市場情況持樂觀態(tài)度。
日前,赫伯羅特首席執(zhí)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目前市場需求有所復蘇,當前的市場已經不像幾周前那樣疲軟。預計運費將回歸到一個更穩(wěn)定、持久的水平。
ONE首席執(zhí)行官Jeremy Nixon也在近期表示,集運市場需求將在2023年反彈,并預計目前零售商的補庫存計劃將提振需求的回升。
不過,馬士基方面則認為,2023年的集裝箱貿易形勢尚不明朗。馬士基亞太地區(qū)海運管理負責人Morten Juul表示:“遠洋運輸需求在急劇下滑之后逐漸放緩,為適應市場新形勢,幫助客戶更好地規(guī)劃其供應鏈,我們正在調整航線網絡,并減少對航班的臨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