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力過剩,船公司可能陷入新的集裝箱價格戰
在此前貨運量激增期間,船公司盡可能讓每一艘船航行,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可用的運力。如今,隨著貨運需求下降,現貨運費大幅下跌,船公司開始大幅削減運力,取消航次并閑置船舶。
然而,海事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分析師警告稱,削減運力的速度可能還不夠快,隨著春節前后運量下降,這為進一步的價格競爭奠定了基礎。
Sea-Intelligence指出,傳統上,在中國春節前后,亞洲的生產會放緩。為使供應與需求保持一致,船公司會取消航次,預計未來幾周這種情況還會繼續并可能增加。
2023年農歷新年提前了。通常情況下,在新年假期前的幾周內,會有大量貨物運輸,而許多船公司在假期前后幾周內都會放緩運營,減少運力。
ONE首席執行官Jeremy Nixon表示,預計工廠可能會在春節前后的1月和2月休長假,因此預計ONE將在一些航線上削減多達50%的運力,并在3月及之后的季節性回升中慢慢恢復運力。
航運分析機構Alphaliner在12月初報告稱,大約有140萬TEU的運力已經閑置,共計261艘船。這僅占全球運力的5%多一點,但一些分析師預測,2023年第一季度閑置運力可能升至200萬TEU或更多。
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表示:“在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發,我們看到中國春節延長了,而在2021年和2022年,船公司都保持了高運力,以滿足高需求水平。”“鑒于需求增長現已停滯,運費仍在下降,因此,船公司在2023年春節期間閑置額外運力,以試圖阻止運費的下降是有意義的。”
Murphy強調,盡管考慮到運量和運費都下降,預計會進一步削減運力,但事實并非如此。“當我們將2023年與2019年以及2015-2019年的平均運力增長率進行比較時,我們看到了部署運力的驚人增長。”
根據Sea-Intelligence對當前船期的分析,亞洲-北美西海岸航線的運力增長為35%至38%,亞洲-北美東海岸航線的運力增長達到驚人的57%至59%,而亞洲-北歐航線的運力增長為28%至42%。Sea-Intelligence指出,亞洲-地中海是唯一接近疫情前運力增長水平的貿易航線。
Sea-Intelligence認為,由于運費暴跌和中國新年的迅速臨近,從邏輯上講,船公司將“比往常取消更多的航次,并試圖讓運費回到正軌,或者至少阻止繼續下降。”
然而,這種情況并不會發生。Murphy預測稱,“這一發展非常令人擔憂,盡管需求下降,但2023年春節期間部署的運力預計將高于2021年部署的運力,而當時的需求絕對是激增的,但空白航次數量與那段時間相比似乎更少。”
根據Sea-Intelligence的數據,目前看來,中國春節期間的運力將超過135萬TEU。如果這種說法成立,并且需求繼續下降,“運費將繼續下跌,就像過去幾個月一樣。”
“鑒于我們現在距離中國春節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船公司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來宣布足夠多的空白航行,使提供的運力恢復到歷史水平。”Sea-Intelligence分析道,“考慮到需求方面的疲軟,這就更加重要了。”
隨著船公司坐擁大量現金,再加上第三季度的高利潤,Sea-Intelligence推測,該行業可能最終會陷入另一場價格戰,這讓人想起2015-2016年的集裝箱航運價格戰,對船公司來說代價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