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慘淡!各大船公司紛紛推遲新船交付日期
在貨運需求前景日益悲觀的背景下,遠洋運輸公司據說正在與造船廠談判,打算將今年預定的230萬Teu新造船噸位中的部分交貨日期推遲。
據悉,造船合同通常包含一項條款,以便于推遲六個月或更長時間完成,具體取決于建造階段和其他訂單的壓力。但隨著集裝箱班輪行業面臨幾個具有挑戰性的季度,船廠可能對重新安排交貨日期相當放松,而延期將主要集中在較小尺寸的貨輪上。這些船現在正在爭奪“就業機會”,而亞洲-北歐貿易中新建的24000 teu超大型船的噸位已經被搶占。航運公司的采購官已接到指示,停止訂購新集裝箱,并盡可能多地歸還租用的設備,以減輕空集裝箱堆積如山、壓倒世界各地倉庫的巨大存儲成本。
事實上,根據在線集裝箱平臺container xChange的數據,集裝箱倉庫在第一季度仍將庫存過剩。該平臺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roeloff補充說:“沒有足夠的倉庫空間來容納所有的集裝箱。“隨著集裝箱庫存進一步釋放到市場,未來幾個月倉庫將面臨更大的壓力。這對一些行業來說將是一個關鍵挑戰,對另一些行業來說將是一個競爭優勢,尤其是在中國,因為那里有空箱。”需求崩潰的雙重打擊,以及隨之而來的集裝箱樞紐港口和陸地擁堵的緩解,導致了供需基本面的巨大逆轉。
根據德魯里集裝箱預測公司最新的供需指數,市場將出現巨大的平衡轉變,比均衡水平低19%盡管如此,這位海事分析師表示,該公司預計運力削減(預計在中國春節后將變得更加積極)將使頂級船隊的增長“相對較低”,增長1.9%德魯里表示:“現在集裝箱泡沫已經破裂,2021年和2022年創紀錄的訂單狂潮現在似乎更加過剩了(迄今為止已經有約670萬標箱訂單)。”運營商可能會受益于第一季度更高的合同收入,但隨著舊協議的到期和新協議的費率大幅降低,該行業的損益表似乎將不再那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