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碳=收稅?托運人表示不太想買單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法國政府正在爭取在國際海事組織(IMO)召開會議前,得到該組織成員國對船舶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稅”的支持。據悉,丹麥、日本、巴拿馬、墨西哥、肯尼亞、馬紹爾群島和所羅門群島對該提議表示支持。
具體來說,法國希望在7月3日至7日的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期間,IMO成員國能夠采納對航運業征收氣候稅的提議。部分海運業參與者支持收費制度,該舉措將有效降低船舶污染。馬士基(Maersk)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認為,征收碳稅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也是與《巴黎協定》目標保持一致必須采取的措施。在丹麥、挪威和新加坡擁有多家航運公司的BW集團此前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IMO在推動國際航運碳減排進程中處于核心位置。該組織于2018年通過了航運業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目標是到2030年將國際航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8年減少30%,到2050年減少50%。IMO表示,將采取更積極的措施為航運業降碳鋪平道路,包括刺激低碳和零碳燃料的研發和商業化應用,確保所有經濟體的航運業可以實現公平公正的綠色轉型。
但是,部分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認為這個目標不夠野心勃勃。歐盟日前便提出了“在2030年減少29%,2040年減少83%”的減排目標,另有部分航運公司則制定了高于業內平均水平的減排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脫碳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成本的支出,除了二氧化碳排放稅外,LNG、甲醇或氨作為替代燃料使用目標的實現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現實情況表明,盡管業內部分企業達成了共識,但客戶似乎不愿意為此“買單”。據透露,法國總統馬克龍將于本月晚些時候參加一個重點討論如何為綠色轉型提供資金的重要會議。
今年5月,赫伯羅特(Hapag-Lloyd)推出了一項被成為“綠色船舶”的綠色貨運服務。通過這項服務,客戶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通過生物燃料進行貨物運輸。結果顯示,這項服務的接受度還不錯,但仍有部分托運人似乎不愿意為更環保的貨運支付額外費用。
面對以上結果,赫伯羅特的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他們將致力于進行更好的營銷,同時說服更多的客戶為之付費,以推動這項服務的使用。他補充稱,該公司不會從生物燃料得銷售中獲得經濟收益,因為這些燃料是按照公開得價格指數定價的。即便生物燃料的價格超出了傳統船用燃油,但生物燃料仍然比未來投入使用的綠色燃料所支付的價格更加便宜。
據Rolf Habben Jansen介紹,這項服務首先針對的是那些致力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客戶,同時根據客戶的減排需求,可以選擇將排放量減少25%、50%或100%。在該公司91家全球客戶中,有62家承諾實現所謂的科學減排目標。這些規定要求客戶每年減少2.5%的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
赫伯羅特使用的生物燃油是一種名為B30的混合產品。它由30%的生物燃料和70%的燃油組成,價格取決于航行的路線、距離,以及客戶所追求二氧化碳減排需求。去年,赫伯羅特確保了從食用油中提取的12萬噸生物燃料的購買權,而在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已經確保了約10萬噸的生物燃料。
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的一項研究顯示,部分托運人不愿意為“可持續物流服務”和承運人的長期“綠色合同”支付超過5%-10%的額外費用。相比之下,托運人期望“提供的可持續解決方案能夠獲得可靠的行業來源支持,綠色溢價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