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家中國航運公司正填補俄羅斯貿易航線空白
在西方主要班輪運營商因規避制裁而退出俄羅斯貿易后,數家中國航運公司正填補這一空白。
航運咨詢公司Linerlytica在上周五的一份市場報告中表示,在俄烏戰爭爆發一年后,西方制裁切斷了與俄羅斯的大部分傳統波羅的海貿易,俄羅斯集裝箱航運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由于俄羅斯遠東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和沃斯托奇尼的擁堵,導致亞洲至新羅西斯克和圣彼得堡等黑海和波羅的海港口的新服務需求增加,推高了俄羅斯運費。新運力正繼續流入俄羅斯貿易,最近新加入的Safetrans、Torgmoll/New New、Reeaal Shipping和OVP Shipping等公司都在該貿易航線上增加船舶。”Linerlytica寫道。
據Alphaliner報道,中國航運公司海液通航運(OVP Shipping)已成為中俄貿易中最有雄心的新晉玩家。
這家位于上海的公司在2022年6月推出了其在中國至海參崴的首條班輪航線,并在五個月后進入黑海,推出了中國至新羅西斯克航線。目前,該航線已經發展至由三艘1500TEU左右船舶提供服務。
此后,這家在香港注冊的公司又推出了中國至圣彼得堡航線,部署了3081TEU的“Stonewell Glory”輪(2005年建造)、1878TEU的“Allseas Pioneer”輪(2003年建造)和3469TEU的“Heng Hui 2”輪(1993年建造)。
另外,另一家中國新航運公司Safetrans Line及迪拜航運公司Reel Shipping也是俄羅斯貿易的主要參與者。前者也已推出中國與圣彼得堡之間的直航服務,后者則在1月推出服務利用俄羅斯從亞洲進口的高需求,在埃及的Damietta進行轉運,部署了5艘1730teu至2700TEU集裝箱船。
根據Linerlytica的說法,與一眾西方班輪運營商不同,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在俄羅斯貿易中保持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在所有三個俄羅斯港口都有支線業務,而其他主要的歐洲承運人已經完全退出了這一市場。
據海運圈聚焦此前報道,在俄烏戰爭爆發后,自自1992年以來一直活躍在俄羅斯市場的丹麥班輪巨頭馬士基迅速作出行動,宣布暫停了俄羅斯貨物預訂并開始剝離在俄資產,包括將滯留在俄羅斯大約5萬個集裝箱運回及出售其在俄羅斯港口運營商Global Ports Investments GLPRq.L的30.75%股份。
另一家班輪巨頭達飛海運同樣在今年年初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來剝離在俄羅斯資產,該公司旗下碼頭部門CMA Terminals與Global Ports Investments共同持有俄羅斯圣彼得堡附近的Moby Dik碼頭和列寧格勒地區的內陸碼頭 Yanino Logistics Park 股份。CMA Terminals將交換Global Ports在芬蘭CD Holding Oy的 25%權益,以及在愛爾蘭Multi Link Terminals 的25%權益,后者擁有Yanino物流園和Moby Dik設施。交換完成后,Global Ports在芬蘭碼頭的股份將從75%降至50%,同時獲得對兩個俄羅斯碼頭的完全控制權,CMA Terminals在芬蘭碼頭的股份將上升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