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開啟新90天“囤貨期”,運輸需求推高海運費
中美達成90天關稅減免協議,美企迅速重啟中企供應鏈,或引發(fā)新一輪航運擠壓與成本上漲。據媒體報道,美國企業(yè)正試圖利用90天窗口期在美國囤積產品,以防90天期后關稅重新飆升。
此前關稅導致航運需求大幅減少。據馬薩諸塞港務局CEO Richard Davey透露,關稅曾使需求減少到長榮海運公司上周通知港務局,其從中國出發(fā)的船只將由每周一次減少為每月兩次。然而到周一早上,港務局已開始接到客戶希望在90天期間增加進口的請求。
合同制造商Genimex的CEO David Chitayat預測,這一臨時關稅減免意味著美國公司將嘗試迅速發(fā)運之前滯留在中國工廠倉庫的產品。"短期內,航運將因為所有人爭搶艙位而'一團糟',"Chitayat表示。他預計集裝箱價格會上漲,但它們是從較低點開始攀升的。”
據媒體,總部位于洛杉磯的健康產品制造商Therabody已重啟在中國的生產線并加速生產。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Monty Sharma表示,"在我40年的職業(yè)生涯中",他從未像現在這樣對"成本增加30%而如此高興"。
知名手提包公司Bogg Bag已撤銷此前的漲價決定,并恢復了今年早些時候暫停的生產。然而,Bogg計劃將秋季和假日產品線削減45個項目——幾乎減半——以避免為彌補失去的時間而倉促生產。"讓我們趕緊完成生產,裝載貨物并運往海外,"Bogg的CEO兼創(chuàng)始人Kim Vaccarella說,因為港口將開始變得擁擠。
家居用品公司Net Health Shops LLC的CEO Chuck Gregorich表示,降低關稅的窗口期將在短期內有所幫助。該公司正考慮從中國運送幾十個在3月暫停的集裝箱。Gregorich預計這將增加其整體庫存并緩解供應短缺。他還補充說,是否決定裝運這些集裝箱也將取決于海運費率。他預計,由于其他企業(yè)也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尋求交付更多物品,需求受到抑制,費率可能會上升。